广州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优化生育政策决策部署,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聚焦民生,多点发力,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指标任务,印发实施《广州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建立条块融合、多跨协同的普惠托育服务工作新格局,不断推动全市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任务提速“抢时点”
按照“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力争达到5.8个”的“十四五”规划指标,按序时进度分解全市11个区2023-2025年年度托位指标。加大力度鼓励“幼儿园办托”“用人单位办托”等不同模式,并逐一细化各类举办主体新增托位指标任务。建立定期反馈通报机制,加强组织、研判进展,千方百计提高托位供给,全面加快托育服务发展步伐。截至2023年底,全市实际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1292家,提供托位8万个,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托位数4.2个,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二是政策制定“疏堵点”
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托育服务重点工作,印发实施《广州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围绕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加强婴幼儿照护人才培养培训、完善支持婴幼儿照护发展措施和健全综合监管执法体系等方面,制定20条具体工作措施,解决托育服务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政策体系,完善市、区、街(镇)三级管理体系;强化财政支持,探索对各类符合条件的普惠托育机构实施为期3-5年的运营奖补等;简化备案管理程序,明确由符合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用途包含“托育服务”的消防安全合格证明材料作为向卫生健康部门申请备案的材料,为推动全市托育服务提质扩容提供有效支撑。
三是示范引领“创亮点”
以示范创建为契机,全力推动托育服务尤其是普惠托育服务实现新突破、呈现新亮点。2023年广州市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全省仅2个城市);积极开展省级示范性托育机构创建,全市17家托育机构获评广东省示范性托育机构,示范数量居全省(66家)首位,占全省四分之一强;属地6家用人单位获评广东省爱心托育用人单位,数量占全省(12家)一半。
四是人才赋能“重落点”
深化托育服务人才机制改革,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卫生健康部门会同发展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消防救援、市场监督、疾控、妇幼保健等部门强化人才队伍建设,2023年举办5次共9期全市托育服务培训班,采取全员培训及精英研修等有机融合的形式,实现全市托育机构负责人及卫生保健员等全覆盖培训,内容涵盖托育机构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儿童传染病防控和执法监督等,全市共约2000人参加培训。2023年全市参加婴幼儿照护相关工种技能等级认定24277人次,获证21467人,通过率达88%。
五是社区普惠“拓网点”
加快建设“1+11+N”托育综合服务网络,市卫生健康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积极物色国有闲置物业及场地,推进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市领导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协调推动将三元里大道446号一处政府闲置物业划拨用于建设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根据各区、街(镇)0-3岁常住婴幼儿人口数量测算新增配置普惠托位,发展“一街(镇)一普惠”婴幼儿照护服务圈。出台政策明确到2025年,全市所有街(镇)至少应建有1个公建民营普惠托育机构,全市社区托育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60%,新建居住区配套托育服务设施覆盖率100%。
六是问题查改“除燃点”
坚持每月落实托育例会和通报制度,扎实开展托育机构监督执法工作,实行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执法形式,有效推行柔性执法,在监督中做好普法宣传、指导服务工作,切实提升我市托育机构卫生管理能力和水平,2023年全年共对托育机构立案处罚47宗。强化托育机构消防安全督导检查,全年共派出140个督导组共800人次,对全市实际开展收托服务的托育机构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实现全市托育机构自查自纠100%全覆盖,督导检查100%全覆盖。
七是科普先行“扫盲点”
卫生健康委联合妇联、林业园林局在广州市儿童公园举办“2023年国际家庭日-普惠托育共同行动”主题宣传活动,提升托育服务知晓度。加强“广州托育托幼”“保健熊”“广州妇幼保健”等公众号运营力度,2023年共发布627篇推文,累计阅读量130万人次,粉丝数达56万。做优做强“广州家庭科学育儿第一课”,每周开展《营在生命早期》、《语言发展指导课》、“儿保医生伴你同行”等多个系列直播课程,2023年累计举办230余场,服务家长6万余人,获评2023年第九届全民营养周二等奖,持续擦亮广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品牌,提升家庭照护服务能力。
(来源:广州市卫健委家庭发展与老龄健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