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下午,广州市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举办了全市第十四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术交流现场活动。本活动以“以新质生产力助推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旨,汇聚了来自省、市、区各级各类卫生健康机构及教育系统的专兼职人员210余人,聆听专家讲座、分享实践案例,拓展理论运用与创新思路、推广适宜技术和实践经验,为我市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一、稿集发布,成果留住
本次现场活动是我市第十四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术交流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3月至6月开展的学术稿件征集活动的阶段性总结。
第十四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术稿件征集活动前期开发了个性化稿件征集信息平台,组织全市11区健康教育机构共同推动属地单位积极响应。活动共征集到来自293家单位的805篇稿件,在科学研究、教学设计、工作实践、科普创作等方面贡献了健康教育工作的广州智慧。经过专家评审,260余篇稿件入围,100篇稿件获奖。
现场对与会者发布了《广州市第十四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术交流稿集》,让智慧的结晶有所集成和记录。稿集内容交流分享到各区各单位用以互学互鉴,提升我卫生健康人员健康教育与促进科研与科普能力。
二、交流报告,头脑风暴
当天现场选取前期稿件征集活动中的代表类型,将优秀个性化项目的分享交流和专家主题辅导授课相结合,由点及面安排了三轮集中交流活动作为主体内容。
一是在课题设计和论文撰写方面,获奖代表基于《低龄儿童远视储备不足与家长近视防控“知信行”现状及关联研究》的项目设计和论文写作,交流了常规工作中的学术探索和转化思路;广东药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李丽霞教授结合该类投稿的总体情况,作了关于健康教育与促进领域中研究设计和统计分析的辅导讲座。
二是在基层实践案例和适宜技术推广方面,番禺区钟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作了《关于应用医养防产学研真实世界平台开展信息智能化医防融合体重管理模式的案例》报告,广东药科大学邹宇华教授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总结型文稿的撰写》为题,为与会成员讲授了总结型报告的意义、特点以及如何去挖掘提炼和撰写。
三是在科普创作思路研讨方面,获奖代表作了《越秀区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手绘地图海报》设计创作分享报告,广州市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培训评估部黄辉部长讲授了《科普作品的学术要素》,从学术的角度辅导健康教育科普作品如何做创作介绍。
活动现场为一等奖获奖代表以及越秀、番禺、天河、增城区健康教育所等四个优秀组织单位颁发了荣誉证书。
三、与时俱进,创新服务
广州市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医学博士、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主任技师陈建伟在活动致辞中指出:全市健康教育学术交流活动从1997年开始到现在,已经举办至十四届,是我市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各行业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
在祝贺获奖代表取得好成绩的同时,陈主任指出当前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都发生深刻的变革,健康教育与健康传播工作方式面临机遇和挑战,要与时俱进结合实际不断发展和创新我们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让我们的研究方向和科普形式更加满足大众的需求,适应各类人群的需要。陈主任鼓励各区各单位埋头苦干,勇敢创新,把工作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本次现场活动之后,市宣教中心会继续推动将稿集编入“中国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近几年不管是从征稿手段还是交流组织方式,开展全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术交流活动都力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原来的纸质投稿到目前的线上投稿,从原来的小范围线下交流,发展到目前的“云上”交流。稿件不管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也是不断在提升,很大的丰富了我市乃至我国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的创新视野,本次展示交流活动为各区各单位互学互鉴,更好的开展工作、服务公众起到助推作用。